除了焚烧填埋,垃圾还能被怎么处理?
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堆肥法、焚烧法、发酵产沼气法。
卫生填埋法
卫生填埋是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垃圾处理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垃圾最终处置技术。美国因土地面积大,填埋法较焚烧法的成本低而主要采用填埋法处理垃圾,填埋所占垃圾处理比例为50%;英国土壤结构中有20~30m的天然土层,具有良好的防渗能力,较适合填埋,因此较普遍采用填埋工艺,填埋所占比例为55%;我国填埋所占比例为81%,但卫生填埋处理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填埋场占地时间很长,不利于土地资源再利用,而且垃圾填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渗滤液,填埋气体和垃圾飘尘,对环境造成污染。
焚烧法
由于焚烧法处理量大、速度快、占地面积小的优点,是生活垃圾达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有效处理方式。目前,日本、瑞士、比利时、丹麦、法国、卢森堡、瑞典、新加坡等国所采用焚烧的比例,已接近或超过填埋。垃圾焚烧也已成为我国垃圾处理的一个重要方向。
然而由于我国生活垃圾成分复杂,缺乏有效的分类收集,热值不高,虽然垃圾焚烧发电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但总比重仍然较低,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占地面积小,选址灵活,可在市区建设,节省垃圾运输费用。
垃圾焚烧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垃圾焚烧尾气的产生,包含颗粒物、SO2、SO3、NOX、HCl、HF、重金属、二恶英等多种污染物,其中最受关注和争议的为二恶英。尤其在我国,生活垃圾水分和灰分含量高,热值低需要较多的辅助燃料。
堆肥法
目前,国内外堆肥法处理率呈逐渐下降趋势,我国虽具有传统堆肥技术的悠久历史,但由于我国垃圾分类未有效执行,堆肥处理率不高。
堆肥法是利用自然界的微生物来降解垃圾中有机质,使其变为稳定的腐殖质,可作为肥料。目前,国外发展较快的堆肥方式为庭院垃圾堆肥、制造有机复合肥技术。我国常用的生活垃圾堆肥技术主要为简易高温堆肥技术、机械化高温堆肥技术。
可是,堆肥处理设备技术水平低,发酵期间容易产生恶臭,工艺条件难以控制,难以保证堆肥设施的长期、连续、稳定运行,堆肥效率低。同时垃圾中有害成分对大气、土壤及水源造成了严重污染,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也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厌氧发酵技术
厌氧发酵技术能较好地实现生活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2006年,欧洲运行和建造的厌氧发酵厂总数达到124座(Kelleher,2007)。目前,厌氧发酵技术在国内逐步发展,逐步建设厌氧发酵处理厂。
厌氧发酵处理的技术现状
厌氧发酵处理是指在特定的厌氧条件下,微生物将有机垃圾进行分解,其中的碳、氢、氧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而氮、磷、钾等元素则存留于残留物中,并转化为易被动植物吸收利用的形式。国外厌氧发酵技术主要有高温和中温厌氧发酵;干法发酵和湿法厌氧发酵;单级和多级厌氧发酵。
发酵产沼气法存在的问题
一般生活垃圾直接厌氧发酵制沼气难度较大,进行工程化应用还不成熟,而且并非所有的生活垃圾都适用于厌氧发酵制沼气。因此,为达到理想的处置效果,首先对垃圾进行分类,其次应对生产流程进行严格的控制。
国内外垃圾处理方法所占比例2008年统计数据表明,发达国家处理生活垃圾方式以焚烧为主,日本、新加坡、法国、比利时、德国、荷兰、瑞士、丹麦、瑞典等国所采用焚烧的比例分别为79%、41%、32%、36%、35%、39%、59%、54%、49%,国内主要以填埋法为主,填埋法、焚烧、堆肥法所占比例分别为81%、14%、3%。 以德国为例,1992年德国政府颁布了垃圾处理技术标准(TA)规定,从2005年6月1日起,进入填埋场的填埋物总有机碳(TOC)要小于5%。这意味着填埋的垃圾基本上就是灰渣,即只有经过焚烧或机械、生物预处理的生活垃圾才可以送入垃圾填埋场。
由于经过了预处理,德国的垃圾填埋场的数量在迅速减少,填埋量在逐渐下降。1990年德国约有生活垃圾填埋场8273座,到2004年,减为297座,生活垃圾直接填埋年处理量也由1990年的4410万t下降到2003年的970万t。2005年,德国的垃圾焚烧厂数量已经达到73座,总处理规模达1792.2万吨/年,焚烧处理比例超过了55%。从2005年6月1日起,德国禁止填埋未经焚烧或机械生物预处理的生活垃圾,从而使德国的垃圾处理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机械生物处理技术作为生活垃圾最主要的预处理方法之一,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德国有关垃圾处理的核心法律是1994年颁布、1996年生效的循环经济与垃圾法。德国是世界上垃圾收费制度实施得最有效的国家之一。2004年,德国一个4口之家的生活垃圾收费水平为150~230欧元/年,相当于每人每月3~5欧元,占平均年收入的2‰~5‰。
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乡各种垃圾的产生量也呈几何级增长(每年大约8%),单纯的简易填埋、焚烧发电已不能满足治理环境污染的要求,而且极易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直接威胁到空气、土壤、地下水和饮用水的安全。垃圾围城、围乡、围村,侵吞土地资源的问题,已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难题。
上海季明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民营环保企业,专业建设城乡垃圾处理工程与设备制造。公司拥有的:城乡各种垃圾“快速化,无害化,无剩余化,资源循环利用化,产业化”处理技术,简称:垃圾不落地“LJ”五化处理技术,该技术集:1、零污染收集运输系统;2、机械化、全封闭分选系统;3、有机物、渗滤液高温高压催化降解制肥系统;4、无机物制建材系统;5、废旧塑料制木塑板系统;6、可燃物热解气化热能利用系统;7、可回收物回收系统,等7大主要系统为一体,可将城乡各种垃圾,当日零污染收集,当日无害化处理,当日资源化出产品。该技术彻底解决了:
1、垃圾中转站投资大、垃圾收集难、运行成本高、二次污染严重的问题;
2、人工分选损害员工身体健康、工作效率低、分类不彻底,后续工艺难以处理的问题;
3、垃圾填埋工艺占地面积大、占用时间长、污染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的问题;
4、垃圾焚烧及焚烧发电工艺运行费用昂贵、焚烧产生的有害气体难以处理的问题;
5、堆肥工艺肥料质量低劣难以资源化、堆肥处理厂苍蝇蚊子孳生、臭气熏天,损害周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问题。
该技术历经二十几年研发实践,现采用的是最新一代生产线。花园工厂,立体布局,中央集中控制;垃圾零污染收集,封闭处理,无需人工分选,清洁生产,零排放,无二次污染;进来是垃圾,出去是产品,垃圾不落地,城乡更美丽,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及欧盟有关标准,使垃圾处理产业由不断投入转化为永久盈利。
该技术由16项国家专利组成,成功应用于云南省罗平县、建水县、山西省屯留县、襄垣县、辽宁海城腾鳌镇、贵州赤水市等全国十多个垃圾处理厂后,各地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该地区的垃圾减量100%,实现了该地区各种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处理目标,为该地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园林绿化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做出了重大贡献。专家们一致认为:该技术以垃圾处理垃圾,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代表了中国垃圾处理事业的发展方向。
(转自:城乡垃圾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