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国际砂石骨料大会在南京召开
为推动新常态下砂石骨料行业转型升级的步伐,紧抓“一带一路”政策下行业发展的新机遇,通过中外企业合作交流共同实现新发展,12月8日,中国砂石协会主办的以“新常态新机遇新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国际砂石骨料大会在南京召开。
会议由中国砂石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韩继先主持。国内外协会领导、优秀企业代表、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樊粤明及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宋少民等专家学者共300多人共商砂石骨料行业发展大计。
砂石骨料是建筑、道路、桥梁、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目前我国每年用于混凝土的砂石骨料总量约150亿吨,加上沥青混凝土、水处理等其他用量,年需求量约200亿吨,产量和用量均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砂石协会会长胡幼奕代表主办方致辞,欢迎行业同仁和各位代表的到来。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胡幼奕强调,在新形势下,砂石骨料行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和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
胡幼奕在会上作题为《砂石骨料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主旨演讲。通过简短回顾砂石行业的发展历程,他提出了未来砂石骨料产业的发展模式,以及现代化砂石骨料企业的模型,并结合“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描绘了未来砂石骨料产业的发展蓝图。
胡幼奕表示,当前,砂石骨料产业得到了业界内外前所未有的关注。随着全球范围内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快速推进,砂石骨料行业还有10~30年的高速增长期。特别是随着大数据、自动化、互联网等新技术与砂石骨料产业交叉融合,砂石骨料工业将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模式——定制化生产。
与会的多位国内外砂石骨料行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围绕砂石骨料行业,分别从不同的领域出发作主题报告,对砂石行业经济形势、发展方向及国内外砂石骨料科技创新、装备技术、环境保护、生态恢复、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等各方面进行了多维视角的研讨和交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缪昌文作了题为《现代混凝土对砂石骨料的要求》的专题演讲。他针对混凝土不同用途的要求,从耐久性、施工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韩继先在主题报告中分析了今年前三季度建材工业和砂石行业经济运行情况,论述了砂石骨料行业发展的共性问题,阐述了《绿色砂石骨料行业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的工作举措。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与国际港澳台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推动了砂石骨料工业进一步的务实合作,为企业、行业共同实现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在题为《抓住新海丝商机在开展与东盟合作中获新发展》的主题演讲中,解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东盟投资环境以及砂石骨料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台湾进口砂石协会理事长朱文印表示,希望两岸砂石骨料从业者能够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合作,推动两岸经济发展。香港砂石协会代表邱衡东希望通过本次会议了解内地砂石行业动态,寻找投资机会。
据悉,马来西亚采矿协会本次组织了10多人的代表团参加会议。欧洲砂石骨料协会主席马丁·艾尔斯在会上介绍了英国砂石骨料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采石场矿山安全和健康开采方面的创新举措。
在第二届国际砂石骨料大会举办期间,同期召开了“中国砂石协会2015年年会”。并举办了第四届全国砂石行业摄影和书画作品展示以及国际砂石骨料最新科技成果、技术和装备的展示展览。
(转自:中国建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