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加气混凝土产业现状上世纪20年代中期,瑞典建筑师Johan Axel Eriksson发明了加气混凝土。自1929年在瑞典投入商业生产(例如Ytong和Siporex),加气混凝土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产品生产与应用范围扩展到全球40多个国家与地区。 加气混凝土具有高强度质量比、可承重、保温、防火以及防霉等优点,其早期应用形式主要以加气混凝土砌块为主。随着施工单位对缩短工期的强烈要求,加气混凝土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加气混凝土板兼具结构承载、防火以及保温功能,主要用于民用低层住宅的承重剪力墙、楼板以及屋面板,框架结构的外围护墙板以及内隔离墙等。仅2009年,全球范围内的加气混凝土产量就近亿立方米。以下是关于欧、美、日等国家与地区应用加气混凝土的介绍。
(一)欧洲
随着建筑材料市场竞争的加剧、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以及施工单位对缩短施工周期的强烈要求,加气混凝土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欧洲加气混凝土市场经历了两个重要转型:一是从立方米(m3)产品向平方米(m2)产品的转变,也就是说,从标准的砌块产品向可现场组装的预制墙体系统的转变;二是提升产品质量,开发了表面平滑的、不需要抹灰找平的板材制品。因此,上世纪80年代以来,加气混凝土板在欧洲地区的市场份额逐年增加。2009年,欧洲加气混凝土协会(European Autoclaved Aerated Concrete Association,EAACA)统计,加气混凝土总产量已达到163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材料占整个欧洲建筑工程材料用量的60%~80%。
(二)北美洲
加气混凝土进入北美洲市场的时间较晚。以1993年为分界线,Hebel和Ytong开始进入美国市场,加气混凝土在北美完成了从零到将近70万平方米的跨越。加气混凝土制品开始主要(特别是美国南部)应用于商业建筑领域,同
时开始向美国北方地区以及民用建筑领域扩展。目前,大约75%的加气混凝土用于低层商业和工业建筑,25%的加气混凝土制品应用于民用建筑。
截至2007年,美国允许在抗震等级要求为A、B的地区无限制使用加气混凝土;在抗震等级要求为C的地区,加气混凝土建筑不应高于12米。随着科研工作的开展,美国加气混凝土制品协会(Autoclaved Aerated Concrete
Products Association,简称AACPA)正在努力将加气混凝土应用于抗震等级要求为D和E的地区。 美国市场上有三个密度等级和强度等级的加气混凝土制品。低密度等级的加气混凝土(AAC2,抗压强度2MPa以上)主要作为非承载填充物;中密度等级加气混凝土(AAC4,抗压强度4MPa以上)可以用于建造六层以下的建筑;高密度等级加气混凝土(AAC6,抗压强度在6MPa以上)主要用于隔声墙。
(三)日本
自从1962年加气混凝土进入日本市场到2003年为止,日本企业共生产840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占建筑系统材料总用量的80%左右。加气混凝土在日本市场增长非常迅速,主要以加气混凝土板材为主。在日本,加气混凝土的使用方法以及所应用的建筑系统与欧洲国家大不相同,特别是加气混凝土结构抗震技术。1995年阪神大地震之后,日本政府部门进一步提高对墙体抗震性能的要求。采用抗震节点连接设计的配筋加气混凝土薄板广泛用于高层建筑外挂板,同时加气混凝土薄板平滑的表面具有极佳的装饰功能。
(四)澳洲
德国Hebel进入澳大利亚市场,开发了CSR加气混凝土系统。目前,配筋加气混凝土板材主要结合木结构作为外围护使用。澳大利亚建筑结构设计标准要求配筋加气混凝土板必须结合钢结构或其他能承担地震水平荷载的结构体系使用。作为绿色建筑材料,加气混凝土在新西兰也得到广泛的认可。新西兰的Celcrete公司也成功开发了加气混凝土幕墙系统用于框架结构。
(转自:中国粉煤灰产业联盟)